地下水中天然砷的迁移:以高砷地区中低砷含水层为例
DOI:
Author:
Affiliation:

Clc Number:

Fund Project:

  • Article
  • |
  • Figures
  • |
  • Metrics
  • |
  • Reference
  • |
  • Related
  • |
  • Cited by
  • |
  • Materials
  • |
  • Comments
    Abstract:

    提要:研究表明饮用水中微小数量的砷会对人类健康产生不利影响。世界上居住在贫穷地区的人数超过了100万,目前他们正直接饮用来自含水层中砷离子含量(> 10μg/L)非安全标准的地下水。砷有时称为毒中之王,在水环境中常常以五价氧化物形式出现。自2000年以来,许多国家开始执行更为严格的10μg/L(WHO认可的居民安全饮水标准)饮用水标准,可以确定地说,在世界范围内的饮用水中检测到砷的情况越来越多。亚洲地区砷中毒的人数比世界其他地区总和还多。最受影响的地区位于南亚和东南亚富砷带,环绕恒河—雅鲁藏布江—梅克纳河三角洲及恒河平原上游的冲洪积扇含水层、红河三角洲、湄公河和伊洛瓦底江;在中国境内包括内蒙黄河冲积盆地,山西大同盆地、新疆准噶尔盆地,其中的地下水富含砷和氟化物而引发砷中毒和氟中毒。尽管还未完全掌握其中的水文地质及生物地球化学作用的详细过程,但对大多数沉积介质含水层,在还原条件下砷离子容易从沉积介质转移到地下水中。孟加拉研究实例表明地质时期尺度的冲刷降低了沉积介质中的As和有机物含量从而形成低砷地下水。这一认识为孟加拉国的降砷策略提供了科学指导,是未来水文学,矿物学,地质学和生物地球化学方面很有意义的研究方向,并有利于地砷病区低砷地下水的可持续利用。

    Reference
    Related
    Cited by
Get Citation

Yan ZHENG. 地下水中天然砷的迁移:以高砷地区中低砷含水层为例[J]. Geology in China, 2010, 37(3): 723-729(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Copy
Share
Article Metrics
  • Abstract:
  • PDF:
  • HTML:
  • Cited by:
History
  • Received:
  • Revised:
  • Adopted:
  • Online: March 11,2013
  •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