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discovery of Himalayan thrust nappe in Guangde area, Anhui Province:Evidence from ESR age
-
-
1. 研究目的(Objective)
逆冲推覆构造是下扬子前陆变形带上的一大特色。大致以沿江断裂(长江)为界,西北部由北西向南东逆冲,东南部由南东向北西逆冲,总体表现为两套对冲的逆冲推覆构造系统。据前人研究,逆冲推覆构造主要有2期,即印支—燕山早期和燕山中晚期,鲜有喜山期逆冲推覆构造的报道。本次在安徽省广德地区,发现了位于下扬子前陆变形带东南缘的大溪坞逆冲推覆构造。该推覆构造的发现与研究,为下扬子前陆变形带上逆冲推覆构造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基础资料。
2. 研究方法(Methods)
首先,采用路线地质调查、构造剖面测量以及构造点观测等方法对逆冲推覆构造的宏观特征进行研究;再通过ESR测年方法,确定主推覆面下盘最新地层的沉积时限,以期获得逆冲推覆构造的开始活动时间。ESR测年工作在成都理工大学应用核技术研究所完成。
3. 研究结果(Results)
大溪坞逆冲推覆构造位于宣广盆地东部南缘(图 1a),总体呈NW—SE向延伸,本次查明长度大于7 km(其NW与SE两端皆被第四系掩盖)(图 1b)。主推覆面将志留系由SW向NE推覆至白垩系之上,走向300~320°,向SW或SSW倾斜,倾角近于水平(10~15°)(图 1g、h),擦痕线理向SW缓倾。上盘志留系中发育有较多彼此平行的“犁式”断层,断层面向地表深处交汇于主推覆面上,剖面上呈叠瓦状组合型式(图 1c、d);下盘白垩系内见平卧、同斜、翻卷等褶皱构造(山关岭附近)(图 1b、e、f),轴面总体走向NW-SE,倾向SW,倾角变化范围较大(0°~80°)。
本次在主推覆面下盘最新地层(赤山组)中采取了3件ESR年龄样品(图 1b),并获得了3个年龄数据,分别为(65.0±6.0)Ma(DW01)、(67.3±6.0)Ma(DW02)和(66.2±6.0)Ma(DW03)(表 1)。说明大溪坞逆冲推覆构造的开始活动时间至少在(65.0±6.0) Ma之后。
表 1 ESR测试结果表Table 1. ESR test results4. 结论(Conclusions)
(1)赤山组是大溪坞逆冲推覆构造主推覆面下盘最新地层,其ESR年龄为(67.3±6.0)~(65.0±6.0) Ma,为燕山晚—喜山初期沉积地层。
(2)大溪坞逆冲推覆构造的开始活动时间至少在赤山组沉积结束((65.0±6.0)Ma)之后,为喜山期逆冲推覆构造。
5. 致谢(Acknowledgements)
感谢中国地质调查局和审稿专家的支持。
-
表 1 ESR测试结果表
Table 1 ESR test results
-
期刊类型引用(3)
1. KAN Tianxiang,LI Longming,ZHENG Hongjun,LI Jiahao,ZHAO Xilin,CHEN Mo. Surface and Deep Structure of the Hanshan–Wuwei Basins in the Lower Yangtze Region:Implications for Mesozoic 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South China Block.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2024(05): 1154-1170 . 必应学术
2. ZHANG Gang,CHEN Guangtao,REN Shenglian,GE Can,LIN Shoufa,SONG Chuanzhong,LI Longming. Tectonic Characteristics, Evolution,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Zhouwang Fault, Lower Yangtze Area, Eastern China.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2022(02): 460-476 . 必应学术
3. 朱强,陆三明,赵丽丽,郭冬,张赞赞,杨本忠,韩长生,金敏. 安徽南陵-宣城矿集区昆山叠瓦式逆冲断裂带构造特征:来自钻孔和地球物理方面的新证据.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22(06): 1229-1244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