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y of a medium gold deposit (16.89 t) in the mercury−antimony−gold metallogenic belt in the Xunbei area of the Southern Qinling
-
-
1. 研究目的(Objective)
陕西省地矿第一地质队有限公司依托“陕西省旬阳公馆—青铜沟汞锑矿深部及外围汞锑金矿普查”项目在南秦岭旬北地区开展汞锑金矿普查工作,在公馆、青铜汞锑矿床之间新发现中型老君庙金矿床(图1a),通过槽探、钻探工程控制,截止2019年9月初步估算潜在资源量16.89 t,达中型矿床规模;通过对老君庙金矿进行地质背景、矿床地质、岩石学以及地球化学相关系统分析,为老君庙金矿后续的研究工作提供理论支撑。
图 1 区域地质简图(a)、老君庙矿区地质简图(b)、金矿矿物组构特征(c−h)c、d−金矿体特征;e、f—显微镜下反射光照片;g、h—电子探针下背散射照片;Py—黄铁矿;Apy—毒砂;Lm—褐铁矿; Q—石英Figure 1. Regional geological map(a), geological map of the Laojunmiao gold deposit(b), mineral fabric characteristics(c−h)c, d−Characteristics of field alternation zone; e, f–Reflected light photographs under microscope; g, h–Electron probe backscattering images; Py–Pyrite; Apy–Arsenopyrite; Lm–Limonite; Q–Quartz2. 研究方法(Method)
在充分收集区内的地质、采矿资料,研究矿床地质特征,控矿条件,总结赋矿规律。对公馆—青铜沟汞锑矿采矿证外围空白区通过1∶10000地质修测、1∶2000地质简测、槽探、钻探相结合的方法手段,对勘查区进行普查找矿工作,大致查明矿体的赋存部位、形态、规模、产状及其变化规律,初步估算金潜在资源量;室内研究主要以镜下鉴定、实验分析测试等为主。
3. 研究结果(Results)
通过勘查工作,新发现的老君庙金矿赋存于泥盆统西岔河组(D1x),与区域上夏家店金矿、秧田沟金矿处于同一层位,赋矿建造主要为细碎屑岩碳酸盐岩建造,在硅钙面附近成矿。与金矿密切相关的蚀变有硅化、碳酸盐化、黄铁矿化、闪锌矿化、磁铁矿化、毒砂矿化、黄铜矿化、磁黄铁矿化;老君庙金矿位于公馆—青铜沟超大型汞锑矿床之间,金矿化受构造、岩性、热液双重因素控制,与构造发育程度关系密切。
目前已圈定金矿体10条,长度100~700 m,厚度0.55~19.26 m,金品位0.89~3.58 g/t。主矿体为K15、K16矿体,均为隐伏矿体,长度300~400 m,呈北东向展布,倾向北西,平均倾角70°,深部由ZK20601、ZK20801、ZK21201、ZK30201、ZK30401钻孔控制,单样金品位0.80~11.34 g/t,工程矿体品位0.93~3.75 g/t,平均2.07 g/t,厚度2.53~23.16 m,平均11.64 m,最大控制斜深430 m,初步估算潜在金资源量达中型规模(图1b)。目前矿体控制程度较低,正在进行下一步的钻探验证工作,已探明深部矿化体延伸稳定,具有较大资源潜力。
区内热液成矿期黄铁矿化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Py1,为草莓状黄铁矿或胶状黄铁矿,沿沉积地层产出,黄铁矿晶型较差,内部夹杂有机杂质(图1f、g、h);Py2,主要自形—半自形黄铁矿以及沿早期Py1形成的环带状黄铁矿(图1h),此阶段黄铁矿在BSE下明显亮度增加,富集As元素(图1g、h);Py3,主要呈星点状或围绕前期黄铁矿呈环带状,在BSE下表现出比Py2更高的亮度(图1e、g、h),说明含As元素浓度更高。根据前期显微镜及电子探针分析,老君庙金矿未见自然金,金主要以“不可见金”形式分布于含砷环带黄铁矿中,其次赋存于毒砂中。
4. 结论(Conclusions)
(1)老君庙金矿是南秦岭镇旬盆地汞锑矿外围找矿新发现,经地表及深部工程验证,初步估算潜在金资源量达中型矿床规模,通过载金矿物研究,初步认为老君庙金矿床为微细浸染型金矿,且矿体延伸稳定,具有较大成矿潜力。
(2)老君庙金矿的发现,为南秦岭镇旬盆地南部寻找金矿打开了广阔的前景,同时也将为汞锑矿外围金矿的找矿勘探以及成矿理论研究提供范例,对提升该区找矿思路和拓展找矿空间具有重要意义。
5. 基金项目(Fund support)
本文为陕西省地勘基金项目(61201405274)、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DD20230370)和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研究计划项目(2023−JC−QN−0363)联合资助的成果。
-
图 1 区域地质简图(a)、老君庙矿区地质简图(b)、金矿矿物组构特征(c−h)
c、d−金矿体特征;e、f—显微镜下反射光照片;g、h—电子探针下背散射照片;Py—黄铁矿;Apy—毒砂;Lm—褐铁矿; Q—石英
Figure 1. Regional geological map(a), geological map of the Laojunmiao gold deposit(b), mineral fabric characteristics(c−h)
c, d−Characteristics of field alternation zone; e, f–Reflected light photographs under microscope; g, h–Electron probe backscattering images; Py–Pyrite; Apy–Arsenopyrite; Lm–Limonite; Q–Quart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