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栏目
    中国岩石圈三维结构专项研究主要进展和成果
    李廷栋
    2006, 33(4): 689-699.
    摘要 PDF
    中国岩石圈构造单元
    李廷栋
    2006, 33(4): 700-710.
    摘要 PDF
    青藏高原岩石圈三维结构及高原隆升的液压机模型
    袁学诚, 李廷栋, 肖序常, 姜枚, 耿树方
    2006, 33(4): 711-729.
    摘要 PDF
    中国东部中生代软流层上涌造山作用
    肖庆辉, 邱瑞照, 伍光英, 邢作云, 张昱, 童劲松
    2006, 33(4): 730-750.
    摘要 PDF
    华北地区新生代岩石圈伸展减薄的机制与过程
    邓晋福, 肖庆辉, 邱瑞照, 刘翠, 赵国春, 于炳松, 周肃, 钟长汀, 吴宗絮
    2006, 33(4): 751-761.
    摘要 PDF
    华北地区大地电磁测深及岩石圈厚度讨论
    魏文博, 金胜, 叶高峰, 邓明, 景建恩
    2006, 33(4): 762-772.
    摘要 PDF
    中国东部壳-幔、岩石圈-软流圈之间的相互作用带:特征及转换时限
    路凤香, 郑建平, 侯青叶, 李方林
    2006, 33(4): 773-781.
    摘要 PDF
    中国岩石圈应力场与构造运动区域特征
    徐纪人, 赵志新
    2006, 33(4): 782-792.
    摘要 PDF
    中国及相邻区域岩石圈结构及动力学意义
    朱介寿, 蔡学林, 曹家敏, 严忠琼
    2006, 33(4): 793-803.
    摘要 PDF
    中国及邻近陆海地区软流圈三维结构及其与岩石圈的相互作用
    蔡学林, 朱介寿, 曹家敏, 程先琼
    2006, 33(4): 804-815.
    摘要 PDF
    中国兴蒙—吉黑地区岩石圈结构基本特征
    张兴洲, 杨宝俊, 吴福元, 刘国兴
    2006, 33(4): 816-823.
    摘要 PDF
    兴蒙、吉黑地区岩石圈电性结构特征
    刘国兴, 张志厚, 韩江涛, 唐君辉
    2006, 33(4): 824-831.
    摘要 PDF
    云南兰坪—思茅盆地中轴构造带的特征及其研究意义
    管烨, 王安建, 李朋武, 曹殿华, 刘俊来
    2006, 33(4): 832-841.
    摘要 PDF
    中国大陆岩石圈岩石学结构、类型与不均一性
    邱瑞照, 李廷栋, 邓晋福, 周肃, 肖庆辉, 叶天竺, 耿树方
    2006, 33(4): 842-851.
    摘要 PDF
    中国大陆大规模成矿作用油气田形成——来自岩石圈的约束
    邱瑞照, 李廷栋, 邓晋福, 周肃, 肖庆辉, 叶天竺, 耿树方, 陈秀法, 王翠芝, 刘勇
    2006, 33(4): 852-865.
    摘要 PDF
    中国东北地区岩石圈结构的地震学特征与对矿产资源的动力控制作用
    杨宝俊, 刘财, 刘万崧, 王喜臣, 刘国兴, 刘洋, 胡艳飞
    2006, 33(4): 866-873.
    摘要 PDF
    南海岩石圈结构与油气资源分布
    万玲, 姚伯初, 曾维军, 吴能友, 夏斌, 朱本铎
    2006, 33(4): 874-884.
    摘要 PDF
    华北地区新生代岩石圈伸展减薄机制的数值模拟
    刘翠, 邓晋福, 张贵宾, 肖庆辉, 李廷栋, 赵国春, 邱瑞照, 周肃
    2006, 33(4): 885-895.
    摘要 PDF
    东亚地幔流动速度研究
    程先琼, 朱介寿, 蔡学林
    2006, 33(4): 896-905.
    摘要 PDF
    青藏高原电性结构及其对岩石圈研究的意义
    谭捍东, 姜枚, 吴良士, 魏文博
    2006, 33(4): 906-911.
    摘要 PDF
    青藏高原区域重磁异常的东西向分区及其构造地质特征
    薛典军, 姜枚, 吴良士, 李庆庆, 汪兴旺
    2006, 33(4): 912-919.
    摘要 PDF
    应用大地热流和地下流体氦同位素组成资料计算中国大陆地壳生热元素丰度
    汪洋
    2006, 33(4): 920-927.
    摘要 PDF
    中国岩石圈三维结构数据库总库管理系统
    许惠平, 覃如府, 叶娜, 欧少佳
    2006, 33(4): 928-935.
    摘要 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