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编:郝梓国
创刊:1953年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0-3657
国内统一刊号:CN 11-1167/P
国内邮发代号:2-112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1957(10).
摘要:一、地質情况簡介 1.地層——貴州的地層分布是比較全面的,最老的有元古代的下江系变質岩,最新的有零星分布的第三紀紅色礫岩和泥砂岩,但分布最广而比較發育的地層是整个古生代和下部中生代。震旦纪地層底部常有冰碛層和其他碎屑岩,上部为矽質灰岩及白云質灰岩,与下江系呈不整合接触。寒武紀底部为石牌頁岩,
1957(10).
摘要:河北省徠源縣,是我國久已著称的石棉礦区之一。在涞源境內,計有好几处石棉產地,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則属烟煤洞(图1)。其他地点多未進行开
1957(10).
摘要:在地質構造学中,对地層真、假層位要素的換算有許多数算的和圖解的方法,但均嫌繁雜或誤差很大。本文作者在1956年暑假生產实習时,为解决实际問題,曾对真、假層位要素的換算方法進行过研究,創造了一种新的圖解法。此法不僅在操作上簡單,制圖精度高,同时,还可作成仪器。現將此方法介紹如下,供大家参考。
1957(10).
摘要:用吹管分析鑑定礦物或做次管分析实验时,要用質量較好的无裂缝的木炭。这种木炭价錢很貴,而且又很缺乏,市場上不易買刮。另外用木炭來做这个实驗很不清潔。因而筆者用砖和瓦片代替木炭做实驗,經过試驗証明砖瓦不僅能耐很高的溫度,而且效果也很好。升華物、硫肝及金屬球等反应在砖上都做成功了。在試驗前筆者以为木炭是还原剂有助于还原反应,因此恐怕用磚做还原反应——金屬球不能成功,但經过試驗証明在砖上亦可得到还原反应。
1957(10).
摘要:油浸法測定礦物的折光率,因为操作方法簡易,早为各國学者所采用。但在測定过程中,要多次調換折光率已知的油液和試料比較,以便决定矿物折光率的范围,因此顯得此法相当繁瑣,欲得准确的折光率数值,也很不容易,因此極应改進。在1922年麥尔溫(Merwin)等研究Fe2O3—SO3—SO2—H2O系时,曾经
1957(10).
摘要:1955年5月,前西南地質局所派屬的511普查隊(現四川省地質局華彈隊)开始由四川雷波沿金沙江一帶溯上,直入凉山境界的地質空白区內进行普查找礦工作。經过全队地質普查人員努力工作的結果,到1955年底,先后在凉山区內的金陽、布拖和宁南一带发現了沉積鲕狀赤铁矿矿床,并于其中尋獲Cheirusus sp.化石,經鑑定証实其时代为中奧陶纪。該礦层的时代层位乃与前郭文魁先生在云南鲁甸、巧家一带所發现的铁質頁岩相当。
1957(10).
摘要:H.M.斯特拉霍夫求地壳沉降幅度的公式,基本原理是依据沉積厚度,并考慮海水深度。公式中a代表地壳上某一拗陷区域从开始到結束整个时期內的拗陷幅度,h0为拗陷开始时該区在海水面以下的深度,b1为拗陷結束时該区在海平面下的深度,m为沉積物堆積的厚度。
主编:郝梓国
创刊:1953年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0-3657
国内统一刊号:CN 11-1167/P
国内邮发代号: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