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第47卷第2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目录
    • 封面(利用现代化手段——开展航空物探找矿)

      2020, 47(2):0-0. DOI: 10.12029/gc2020020

      摘要 (803) HTML (0) PDF 3.30 M (3464)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中国地质(双月刊)2020年4月第47卷第2期(总第397期)目次

      2020, 47(2):0-0. DOI: 10.12029/gc20200200

      摘要 (814) HTML (0) PDF 471.62 K (3492)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特别关注
    • 西藏阿里地区泽错大型盐湖锂(硼)矿床的发现及开发利用前景

      2020, 47(2):265-277. DOI: 10.12029/gc20200201

      摘要 (2017) HTML (964) PDF 2.84 M (9062) 评论 (0) 收藏

      摘要:2016—2018年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联合西藏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五地质大队组建盐湖调查队伍,针对西藏羌塘盆地西段泽错盐湖开展调查评价工作,探获大型锂(硼)矿产地1处。泽错湖表水体长16.3 km,宽3.3~11.3 km,湖表面积113.8 km2。湖水深度变化较大,四周水较浅,逐渐向中间变深,最深处达44 m,湖水平均深度为24 m,湖面海拔4940 m。泽错盐湖位于藏北羌塘—三江复合板块内,矿区第四纪地层可划分为更新统湖积,全新统现代湖水,全新统冲洪积,全新统冲积和全新统湖积。湖盆可划分基岩裂隙水层、亚砂土孔隙含水层、亚黏土孔隙含水层和湖表卤水4个水文地质单元。经计算直接补充到湖盆表面的大气降水量为1.081×107 m3/a,地表水补给湖水量为8.262×107 m3/a,地下水补给量为2.052×107 m3/a,泽错年补给水量为11.395×107 m3/a左右。自然蒸发为泽错湖盆的主要排泄方式,泽错湖水年蒸发量为12.745×107 m3/a,年均水量变化值为1.35×107 m3/a,地表水补给湖水带入的总盐量为7.8×104 t/a。泽错湖盆卤水中主要成盐元素有Cl-、Na+、SO42-、K+、CO32-、HCO3-、B2O3、Mg2+、Li+等,平均矿化度41.57 g/L,pH值为9.31,泽错湖水为高矿化度盐水,水化学类型为硫酸钠亚型。泽错盐湖LiCl平均品位为376.02 mg/L,LiCl资源量为102.68×104 t,远景规模达到大型; B2O3平均品位为840 mg/L,B2O3资源量为229.38×104 t,远景规模达到大型。在综合分析锂、硼资源需求、提锂技术、盐田建设、气候条件、经济价值等方面的基础上,对泽错盐湖的开发利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 鄂尔多斯盆地东北缘侏罗系层序界面特征对砂岩型铀矿成矿环境的制约

      2020, 47(2):278-299. DOI: 10.12029/gc20200202

      摘要 (1423) HTML (440) PDF 19.83 M (452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依据野外露头、钻井岩芯、地震、测井及地球化学等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东北缘侏罗系延安组(J1-2y)和含铀岩系——直罗组(J2z)关键层序界面进行了系统研究。延安组—直罗组层序界面在露头剖面和钻井岩芯上表现为铁质风化壳、削截侵蚀面或岩性岩相转化面等特征;地震剖面上表现为上超、下超、削截等反射特征;测井曲线岩电关系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均表现为不同类型的突变特征。由此识别出10个不同级次层序界面,其中包括3个Ⅰ型层序界面(TSB1~TSB3)和7个Ⅱ型层序界面(SB1~SB7)。Ⅰ型层序界面主要包括:侏罗系延安组(J1-2y)与上三叠统延长组(T3y)之间的界面TSB1—对应地震剖面上的Ty;延安组(J1-2y)与直罗组(J2z)界面TSB2—对应地震剖面上的Tz-1;侏罗系与白垩系层序界面TSB3—对应地震剖面上的Tk。TSB1、TSB2和TSB3Ⅰ型层序界面主要为区域性质的不整合面,反映了中生代构造活动在盆地中的响应; Ⅱ型层序界面主要为气候转化面,反映了层序地层单元形成过程中古气候因素引起的旋回变化。微量元素Sr、Cu、Sr/Cu、FeO/MnO、Al2O3/MgO等比值垂向变化总体上反映延安期至直罗期古气候环境经历了温暖潮湿—干湿交替—干旱—半干旱的转变过程,直罗组底部不整合界面TSB2及上段红层广泛发育的起始界面SB6为古气候环境突变的关键界面。此外,本区三维地层结构显示,侏罗系延安组至直罗组具有明显的“垂相分带”特征,铀矿层在三维空间中主要呈板状赋存于TSB2界面之上的“泛连通厚”辫状河道砂体中,其产出明显受侏罗系垂相分带结构和古气候环境变迁因素的共同制约。本文建立的综合识别层序界面方法减少了层序地层研究中依靠人为经验识别的随意性,为本区侏罗系层序划分和等时地层格架建立提供重要依据。关键层序界面的时空属性及其所指示的地质意义对揭示燕山幕式构造活动发生、发展过程对古气候条件变迁和砂岩型铀大规模成矿作用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 内蒙古呼伦西白地区铌稀土多金属矿成矿特征及找矿标志

      2020, 47(2):300-314. DOI: 10.12029/gc20200203

      摘要 (1436) HTML (434) PDF 6.60 M (524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北山成矿带东缘的内蒙古呼伦西白地区近年来发现了多处铌稀土矿床(点),矿床(点)产于二叠纪二长花岗岩外接触带上,矿体赋存于滨浅海相碳酸盐岩-变碎屑岩内,其形态、产状、规模受构造-岩浆活动控制,并与磁异常对应,其中灰石山东北铌稀土矿区Nb2O5品位0.02%~0.56%、平均0.11%,REO品位0.13%~2.63%,平均0.93%,辉森乌拉西铌金矿区Nb2O5品位0.01%~0.1%,与白云鄂博Nb-REE-Fe超大型矿床特征类似,成矿潜力巨大。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及铌稀土多金属矿成矿特征,初步认为区内该类型矿床的找矿标志为:二叠系滨浅海相碳酸盐岩-变碎屑岩地层、构造挤压形成的虚脱空间或韧-脆性转换部位、二叠纪二长花岗岩外接触带、放射性异常梯度带-磁异常位置、岩石蚀变(褐铁矿化、硅化、碳酸盐化等)和石英细网脉发育地段。对该地区铌稀土多金属矿成矿特征和找矿标志的研究有利于拓展北山地区三稀矿产的找矿思路,也可为此类矿产的找矿方向提供借鉴。

    • >综述性论文
    • 玻利维亚TUPIZA铜矿床碱性火山岩的岩相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预测

      2020, 47(2):315-333. DOI: 10.12029/gc20200204

      摘要 (1296) HTML (541) PDF 7.47 M (540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沉积型铜矿床中,蚀变火山岩具有特殊的成岩成矿意义。采用构造岩相学填图、火山岩岩相类型划分和电子探针分析等综合方法,对玻利维亚Tupiza铜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玻利维亚Tupiza铜矿区内,发育中深成相、次火山侵入相(次火山颈相)、火山溢流相、火山碎屑流相、沉火山岩相等。岩石组合类型为辉绿岩-辉绿玢岩、辉长岩-辉长玢岩、碱性玄武岩、钾质粗面玄武岩、橄榄玄武粗面安山岩和安粗岩。在区域上,碱性玄武质岩浆侵位具多期多阶段性,在Tupiza铜矿区内,采用矿物温度-压力计估算,镁普通角闪石形成温度630.97~748.43℃,压力55~251 MPa,推测成岩深度为2.04~9.27 km,揭示经历多阶段减压增温(减压熔融)、减压降温的成岩演化过程,在岩浆减压侵位过程中具有高温高氧化成岩环境。绿泥石形成温度为112~305℃,lgf(O2)为-45.03~-56.68,lgf(S2)为-4.46~-18.07,属中—低温还原成岩成矿环境,代表铜(银)主成矿期。次火山热液蚀变成岩成矿作用形成了Tupiza铜(银)矿床,蚀变火山岩是铜矿床的成矿物质供给系统,铜(银)矿体富集于蚀变火山岩相体与构造叠加部位,在NNE与NW向构造交汇部位尤为富集。在上白垩统阿诺依菲雅组第三岩性段蚀变火山岩层之下的第二岩性段顶部黄铁矿化砂砾岩中,验证钻孔揭露了铜(钴)矿化体,是深部寻找隐伏沉积岩型铜(钴)矿体找矿标志。在蚀变火山岩和外围砂砾岩中具有明显的铜铅锌矿化和异常。本文认为,在Tupiza铜矿床内,次火山热液成矿系统中心分布在蚀变次火山颈相中,富集铜(银)矿体;周边脉状-网脉状断裂-裂隙-蚀变带为铜铅锌成矿系统的过渡相带;而以赋存在上白垩统Aroifilla组第二岩性段中砂砾岩型铜(钴)矿体和Cu-Pb-Zn异常,为铜(钴)铅锌成矿系统的外缘相带。在深部围绕蚀变次火山岩相体具有寻找铜(银)、铜(钴)和铜铅锌矿体的潜力。

    • >学术论文
    • 黄羊山石墨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岩年代研究

      2020, 47(2):334-347. DOI: 10.12029/gc20200205

      摘要 (1670) HTML (460) PDF 6.48 M (5393) 评论 (0) 收藏

      摘要:黄羊山矿床是最近在新疆发现的一个超大型晶质石墨矿床,预测晶质石墨矿物量至少为72.64 Mt。该矿床赋存于花岗岩内,90%的石墨呈球粒状构造,球粒直径最高达20 cm,世界罕见。通过钻孔岩芯编录、探槽编录、镜下观察和锆石U-Pb定年,研究了该矿床矿化情况、矿物组合和成岩年代,探讨了矿床成因。研究表明,黄羊山石墨矿床成岩于(306±4)Ma,属晚石炭世。石墨球粒和基质的岩性相同,皆为碱长花岗岩,只是石墨球粒内较为富集黑云母、角闪石和单斜辉石。与石墨伴生的金属矿物主要为磁黄铁矿、黄铜矿、钛铁矿和赤铁矿。由于石墨的强还原性,这些金属矿物多分布于石墨球粒内,形成典型的环带结构。石墨矿化可分为岩浆热液期和热液叠加期2期,前者是主成矿期,形成球粒状和浸染状构造石墨,后者形成脉状构造石墨。石墨晶体呈片状和胶状结构,片状石墨横截面呈针状,定向性明显。石墨矿石的全岩碳同位素呈负低值,表明构成石墨的碳来自地层有机物。岩浆在上侵过程中同化混染了地层有机物,在岩浆演化晚期熔体相与流体相分离时,碳质溶入流体相中,当温度和压力降低时石墨从岩浆热液中沉淀成矿。中粒钠铁闪石花岗岩、细粒黑云母花岗岩和中粒黑云母花岗岩中皆含石墨球粒,黄羊山岩体仍具有巨大找矿潜力。

    • 南岭中段黄沙铀矿区绿泥石成因及其与铀成矿关系

      2020, 47(2):348-361. DOI: 10.12029/gc20200206

      摘要 (1467) HTML (468) PDF 4.54 M (538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绿泥石化是南岭中段黄沙铀矿区中广泛发育的热液蚀变类型。在岩相学的基础上,通过电子探针分析技术研究了铀矿区内221、223铀矿床绿泥石的矿物共生组合类型与形貌特征,划分了绿泥石的化学类型,提出该矿区绿泥石的4种产出状态,探讨了绿泥石的形成温度和环境,讨论了绿泥石的形成机制及其与铀成矿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该矿区绿泥石:(1)在形貌特征上,矿前期绿泥石主要呈黑云母假象或星点状、团块状产出,成矿期绿泥石主要呈脉状产出;(2)在成因类型上,绿泥石主要有黑云母蚀变型、长石蚀变型、裂隙充填型和与铀矿共生型4种类型;(3)绿泥石的形成温度为200~310℃,其中与铀矿物共生型绿泥石的平均形成温度为215℃,属于中低温热液矿床范围;(4)绿泥石主要形成于还原环境,形成机制主要有溶解-沉淀和溶解-迁移-沉淀两种。

    • 诸广山中部鹿井铀矿田构造解析与找矿远景探讨

      2020, 47(2):362-374. DOI: 10.12029/gc20200207

      摘要 (1375) HTML (524) PDF 8.64 M (4842) 评论 (0) 收藏

      摘要:诸广山中部是华南主要产铀地区之一,以鹿井矿田为研究对象,开展构造变形特征和构造控矿规律的研究,旨在揭示矿体产出规律,为找矿预测提供依据。本文基于野外详细观测和显微构造变形分析,揭示NE向断裂是鹿井地区主要控矿和含矿断裂,属浅层次构造变形,具有多期构造-热液活动特征:经历了早期(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的压性、中期(早白垩世—古近纪)的张-张扭性和晚期(新近纪)的右行压扭性变形过程。铀矿(化)体主要发育在NE向断裂破碎带中,结合铀成矿时代,主成矿期断裂力学性质表现为张性、张扭性,后期NE向断裂右行压扭变形派生出近EW向、NW向和NS(NNE)向的剪裂隙,一方面对先成铀矿体具有改造作用,另一方面富集部分铀矿体。根据构造组合特征及其控矿规律,认为NE向断裂破碎带中,沿走向存在不连续的脉状、透镜状富铀矿体,而在其他方位的断裂带中可能存在部分铀矿体。

    • 福建政和县东际金(银)矿床黄铁矿微量元素和硫-铅同位素及锆石年龄研究

      2020, 47(2):375-393. DOI: 10.12029/gc20200208

      摘要 (1508) HTML (490) PDF 13.82 M (412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东际金(银)矿床赋存于燕山晚期南园组火山岩中,是东南沿海地区一个隐爆角砾岩型贵金属矿床,已探明金资源量达12.5 t,银资源量135.9 t。通过开展主要金属硫化物黄铁矿电子探针和硫-铅同位素分析,讨论了成矿作用和成矿物质来源等问题。研究表明,东际金(银)矿床黄铁矿Co/Ni值3~94(平均值23)且Co含量为500×10-6~1070×10-6(均值799×10-6),Fe/(S+As)值0.827~0.871(均值0.860),Au/Ag值0.9~5.5(均值2.6),反映该矿床是与陆相火山作用有关的浅成中低温热液型矿床。黄铁矿δ34S在-6.6‰~-0.7‰,206Pb/204Pb为17.9801~18.4303,207Pb/204Pb为15.2689~15.9397,208Pb/204Pb为37.9052~38.7871,指示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具有壳幔混源性质的花岗质岩浆,此外含矿热液也活化萃取了部分基底变质岩和火山岩围岩的金属元素。通过锆石U-Pb年代学研究和区域成矿资料对比,东际金(银)矿床成矿时代可被限定于早白垩世晚期。

    • 内蒙古赤峰山湾子金矿流体包裹体和年代学研究

      2020, 47(2):394-405. DOI: 10.12029/gc20200209

      摘要 (1395) HTML (459) PDF 3.24 M (48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内蒙古赤峰山湾子金矿床位于赤峰—朝阳金成矿带东部,产于早白垩世义县组一段安山岩中。为了研究该矿床成矿年龄及成因特征,本文对该矿床流体包裹体岩相学,显微测温,氢、氧同位素和年代学研究表明:流体包裹体主要以纯液相包裹体为主,少量气-液两相包裹体。包裹体气体成分主要是H2O和CO2,反应了成矿流体为NaClH2O-CO2体系。均一温度变化范围为219~49℃,盐度为0.35%~3.23% NaCleqv,属于低温低盐度范畴。成矿压力为2.7~33.8 MPa,成矿深度为2.78 km左右,表明矿床具浅成特征。利用LA-ICP-MS方法锆石U-Pb测年,获得赋矿围岩安山岩的形成年龄为(123.59±1.0)Ma和(124.5±0.68)Ma,对成矿时代进行了限制,即成矿时代不早于早白垩世。综合矿床地质特征和成矿流体研究,认为山湾子金矿床属低硫化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

    • 河南省西峡县高庄金矿Rb-Sr等时线年龄和H、O、S、Pb同位素特征:北秦岭板内造山成矿作用的识别

      2020, 47(2):406-425. DOI: 10.12029/gc20200210

      摘要 (1295) HTML (447) PDF 5.64 M (614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高庄金矿是河南省北秦岭金矿床集中区内的典型矿床之一,为限定它的形成时代,探讨深部成矿动力学过程,揭示深源成矿物质的释放机制和分析深部及区域Au成矿潜力,对高庄金矿开展了矿石Rb-Sr同位素定年和H、O、S、Pb同位素测试。7件矿石样品中黄铁矿和石英的87Rb/86Sr和87Sr/86Sr比值范围分别为0.0709~5.963和0.711139~0.721982,初始87Sr/86Sr比值为0.711025±0.000052,等时线年龄为(129.8±1.4)Ma(MSWD=1.3),与烟镇岩体和高庄花岗细晶岩的年龄几乎一致,说明它们近同时形成于早白垩世约130 Ma。高庄金矿3件石英样品的δ18OV-SMOW值和δDV-SMOW值分别介于11.6‰~12.1‰和-60.9‰~-42.5‰,它们的δ18OH2O值介于2.16‰~2.66‰,表明高庄金矿成矿流体具有混合来源的特征。6件黄铁矿样品的δ34S值介于-2.8‰~-1.6‰,具有塔式分布特征,显示幔源硫特征。7件样品的206Pb/204Pb比值、207Pb/204Pb比值和208Pb/204Pb比值范围分别为17.549~18.278、15.461~15.619和37.593~38.428,它们的μ值、△α值、Δβ值和Δγ值范围依次为9.30~9.51、59.52~75.10、11.44~19.80和30.38~37.99。在206Pb/204Pb-207Pb/204Pb和206Pb/204Pb-208Pb/204Pb图解中,高庄金矿样品点主要位于造山带Pb演化线两侧。在Δβγ图解中,它们落入上地壳与地幔混合的俯冲带Pb和造山带Pb两个源区域内。高庄金矿的成矿物质来源于上地幔-下地壳,成矿过程中有上地壳物质加入,具有多源区混合的特征。高庄金矿床的形成与北秦岭燕山期板内(陆内)造山过程密切相关,它与埃达克质烟镇岩体及高庄花岗细晶岩同为区域岩石圈拆沉作用的产物。深部含矿流体也因此获得大规模快速释放,在上升过程中联通了浅部不同深度范围的多层成矿源区,在汇聚混合之后上侵到地壳浅部构造有利部位形成高庄金矿,表明高庄金矿深部及烟镇岩体周缘具有大的内生金属成矿潜力。

    • 张家口朱家洼钼矿床成矿流体特征及对成因指示

      2020, 47(2):426-439. DOI: 10.12029/gc20200211

      摘要 (1356) HTML (458) PDF 7.76 M (5485) 评论 (0) 收藏

      摘要:张家口朱家洼钼矿床是近年来华北地台北缘中段继内蒙古曹四夭特大型钼矿床之后发现的又一个规模可达大型的钼矿床。钼矿床主要呈半隐伏—隐伏状围绕分布于骆驼山岩体周边。本次对矿区2个钻孔中采集的11件富含辉钼矿的石英矿物,进行了包裹体岩相学、显微测温、包裹体气、液相成分及氢氧分析。结果显示:该矿床流体包裹体可分为4种类型:富液相包裹体、富气相包裹体、含子晶包裹体和富CO2三相包裹体。其中,富CO2三相包裹体分布较少,其余3种类型包裹体常见。含子矿物的包裹体均一温度、盐度分别在400℃和45% NaCl eqv左右;富液相包裹体均一温度平均值为277.43℃,盐度20% NaCl eqv左右;富气包裹体和富CO2包裹体均一温度分别为380℃和30℃;盐度较低,分别为6% NaCl eqv和2.04% NaCl eqv左右。气液相成分分析显示流体体系成分以H2O、Cl-、F-、Na+、K+离子为主,Ca2+,SO42-含量较低,特征离子比值暗示流体来源于岩浆流体。成矿流体总体上属于H2O-NaCl体系。氢氧同位素组成显示,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岩浆水。沸腾作用是辉钼矿沉淀的主要机制。

    • 福建政和夏山铅锌矿成矿时代研究及讨论

      2020, 47(2):440-449. DOI: 10.12029/gc20200212

      摘要 (1320) HTML (456) PDF 2.24 M (567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福建政和夏山铅锌矿是福建省于20世纪50年代发现的大型铅锌矿,其成因类型长期存在分歧。前人多将其归为沉积-改造型铅锌矿床,即矿层在新元古代由含矿热水沉积形成,燕山期岩浆侵入仅对其进行了改造和富集;但也有部分学者认为夏山铅锌矿是受燕山期铜盆庵正长花岗岩侵入作用影响所形成的矽卡岩型铅锌矿床。本文通过对夏山铅锌矿矿区精细的地质调查表明,夏山铅锌矿体的分布及形态与矿区内花岗斑岩密切相关,铜盆庵岩体对夏山铅锌矿的影响表现在后期的叠加、富集作用。为精确厘定夏山铅锌矿成岩成矿时代,文章对夏山铅锌矿矿区内与成矿相关的花岗斑岩进行了精确的锆石La-ICP-MS U-Pb定年工作。测试结果表明矿区花岗斑岩的侵入时代为(173.0±1.7)Ma,要早于铜盆庵岩体(155~150 Ma),而夏山铅锌矿则形成于(173±1.7)Ma(燕山早期)。这一成矿时代与赣东北地区主要的铜、银、铅锌多金属矿的成矿时代较为一致,表明武夷山地区对华南中生代第一期爆发式成矿作用亦有积极响应,具有早燕山期铜、银、铅锌多金属矿的成矿潜力。而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将武夷成矿带北段成矿期次划分为173 Ma和90~125 Ma两个重要的成矿期次,这一研究结果对武夷山成矿带进一步开展隐伏、叠加矿床的找矿工作及成矿规律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 内蒙古边家大院铅锌银矿床花岗斑岩及辉石闪长岩特征及对成矿的指示

      2020, 47(2):450-471. DOI: 10.12029/gc20200213

      摘要 (1387) HTML (474) PDF 28.28 M (4479) 评论 (0) 收藏

      摘要:边家大院铅锌银矿床位于中亚造山带东段,属于大兴安岭主峰锡、铅、锌、铜成矿带。通过对边家大院矿区中花岗斑岩和辉石闪长岩进行LA-ICP-MS锆石U-Pb定年、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和钠长石电子探针分析,结果表明花岗斑岩与辉石闪长岩锆石U-Pb年龄分别为(138.2±0.8)Ma、(137.4±0.7)Ma,为早白垩世岩浆活动的产物。辉石闪长岩SiO2含量为50.99%~52.89%,CaO含量为7.47%~7.51%,MgO含量为3.64%~4.68%,全碱Na2O+K2O含量为4.91%~5.36%,位于高钾钙碱性系列与钙碱性系列交界线上;花岗斑岩具有晶洞构造、镜下鉴定显示长石全部为碱性长石,新鲜无矿化的花岗斑岩高硅(SiO2=70.34%~74.49%)、富碱(Na2O+K2O=4.83%~9.42%)、A/CNK值为1.13~2.40,属于过铝质花岗岩、贫钙(CaO=0.16%~1.04%),属于高钾钙碱性-钾玄岩系列,稀土元素配分图显示轻稀土富集,具强烈的Eu负异常(δEu=0.12~0.32),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Th、U、K,明显亏损高场强元素Ta、Nb、P、Ti和过渡元素Sr、Ba等,钠长石An(0.03~4.64)远小于10,显示无矿化花岗斑岩具有高演化的A2型造山后碱长花岗岩特征,推断花岗斑岩岩浆来源于地壳,形成于张性环境中。结合地质特征和前人研究成果,认为边家大院花岗斑岩为成矿地质体,矿区西部深处仍有较大成矿潜力。

    • 凤太矿集区东塘子铅锌矿床S、Pb同位素组成对成矿物质来源的示踪

      2020, 47(2):472-484. DOI: 10.12029/gc20200214

      摘要 (1333) HTML (482) PDF 4.33 M (506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东塘子铅锌矿床是秦岭成矿带中典型的铅锌矿床之一,前人对东塘子铅锌矿床成矿作用研究较多,但受限于测试手段及认识的局限性,多年来对其物质来源的认识仍未统一。本文在充分研究东塘子铅锌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开展了相关样品的S、Pb同位素分析,分析对象包括了不同类型的铅锌矿石,讨论了该铅锌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区内岩浆岩与铅锌成矿的关系等。研究表明:东塘子铅锌矿床矿石硫化物δ34S值变化范围为1.8‰~12.5‰,平均7.50‰,计算获得成矿流体中总硫δ34S∑S为7.7‰,显示海水硫酸盐(蒸发膏岩)与岩浆硫的混合来源特征。矿石铅同位素组成稳定,铅源主要来自富U-Th-Pb的上地壳与深部,可能与深部岩浆活动有关。研究结果表明,东塘子铅锌矿床的成矿过程与南秦岭印支期大规模多阶段构造-岩浆-流体活动密切相关,为下一阶段区内找矿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

    • 川东南褶皱带洞岩铅锌矿床闪锌矿Rb-Sr同位素测年及其构造变形时代

      2020, 47(2):485-496. DOI: 10.12029/gc20200215

      摘要 (1370) HTML (471) PDF 6.93 M (6035)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重庆西阳县洞岩铅锌矿床位于川东南褶皱带中,为一中低温热液铅锌矿床,预测Zn金属量10.14万t。矿(化)体主要沿NNE向、NWW向断层呈脉状分布,或沿层间破碎带呈似层状分布。赋矿围岩为奥陶系碳酸盐岩。川东南褶皱带中这一类型铅锌矿床的形成时代以及与NNE向断层相互关系研究薄弱。本文运用闪锌矿Rb-Sr同位素测年方法,测得洞岩铅锌矿床成矿年龄为(157.7±3.3)Ma,表明该矿床的主成矿阶段年龄为晚侏罗世。闪锌矿(87Sr/86Sr)i值为0.71347,远高于早期及同期沉积碳酸盐比值,可能与大气淡水加入有关。川东南褶皱带为推覆-滑脱的薄皮构造,褶皱变形的主要时期为中晚侏罗世的燕山运动早期。洞岩闪锌矿的Rb-Sr等线年龄与上述构造变形时代一致,说明矿床的形成与早燕山构造变形事件有关。

    • 西藏日土县巴工铅多金属矿(点)地质、岩浆岩地球化学及成岩年代学特征研究

      2020, 47(2):497-515. DOI: 10.12029/gc20200216

      摘要 (1300) HTML (454) PDF 12.53 M (405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巴工铅多金属矿位于西藏班公湖—怒江成矿带西部,构造单元归属于日土—多龙早白垩世岩浆弧带,初步估算Cu+Pb+Zn 3341资源量为9.49万t。本文以西藏日土埃永错东地区铜铅锌多金属矿产调查评价成果为基础,论述了日土县巴工铅多金属矿的地质特征,并对其成因、找矿意义等进行了初步讨论。通过大比例尺填图、系统采集稀土微量硅酸岩和同位素样品对其研究,查明矿点内出露的岩体有辉绿岩、石英二长闪长岩、花岗闪长斑岩和花岗斑岩,其中花岗闪长斑岩与成矿作用关系最为密切,形成环境为活动大陆边缘,时代为早白垩世((112.7±0.68)Ma);控矿因素主要有地层、构造、岩浆岩;成矿围岩主要为蚀变凝灰质砂岩、蚀变沉凝灰岩、蚀变辉绿岩和绢云绿泥蚀变岩;控矿构造为北西西向、近东西向和北西向断裂,矿体呈浸染状、透镜状、网脉状和集合体块状产出。初步认定巴工铜铅锌多金属矿成因为中低温热液裂隙充填型。该矿点的发现为班公湖—怒江结合带及两侧火山岩浆弧带这一有利成矿带提供了新的找矿线索,为该地区的找矿进一步拓宽了找矿方向。

    • 甘肃省党河南山乌兰达坂沟—扎子沟地区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远景预测

      2020, 47(2):516-527. DOI: 10.12029/gc20200217

      摘要 (1490) HTML (484) PDF 4.09 M (517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党河南山位于南祁连地块北缘,以党河断裂为界,北邻中祁连,属南祁连Au、Pb、Zn、Cu、Ni、W、Cr成矿带。金矿为该成矿带的主要矿种,素有72道金沟之称,目前已发现贾公台、黑刺沟等大中型金矿床2处,小型金矿床及金矿点10余处。乌兰达坂沟—扎子沟地区位于党河南山中段,小比例尺化探显示金异常强烈,且区内可见大量的砂金采矿点及民采坑硐,显示了该地区良好的找矿地质条件。本文是在对区内开展调查研究基础上,利用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对区内地球化学特征、元素分布特征、元素相关性及异常元素组合特征等进行相关分析研究,并结合异常区内地层、构造、岩浆岩及矿化蚀变特征等成矿地质条件,圈定成矿远景区。通过本次工作在该地区圈出11处金的成矿远景区,并对其进行了分类排序。一类成矿远景区有扎子沟南、钓鱼沟脑、钓鱼沟、红庙沟、背架子—乌兰达坂沟成矿远景区,对一类成矿远景区内地质成矿条件进行了概略论述,并对其下一步工作提出了建议。成矿远景区的圈定为该地区下一步继续找矿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 广西猫儿山花岗岩及其相邻基底地层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与成矿潜力

      2020, 47(2):528-537. DOI: 10.12029/gc20200218

      摘要 (1297) HTML (489) PDF 3.61 M (4829)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对猫儿山花岗岩及其相邻基底地层进行地球化学与成矿潜力研究,发现猫儿山花岗岩具有高硅(SiO2=67.61%~83.16%)、富钾(K2O=3.75%~6.28%)、富铁(FeOT=1.85%~5.38%)、贫钠(Na2O=0.08%~3.06%)、贫镁(MgO=0.14%~1.28%)、过铝质(A/CNK的平均值为1.49)的特征,稀土元素总量较高,轻稀土富集,Eu显示负异常(δEu=0.15~0.46),为主要形成于后造山构造环境的强过铝质S型花岗岩。同时,猫儿山花岗岩及其相邻基底地层的元素组合、烃类组分具有继承性关系,花岗岩主要来源于基底地层的部分熔融,W、Sn、Bi具备良好的成矿潜力。换言之,基底地层不仅为大规模的岩浆活动提供了物质基础,同时也为花岗岩浆进一步分异形成钨锡多金属矿化(矿床)提供了成矿物质来源。

    • >发现与进展
    • 山西阳泉中二叠统上石盒子组中发现锯齿龙类化石

      2020, 47(2):538-539. DOI: 10.12029/gc20200219

      摘要 (1223) HTML (478) PDF 1.30 M (5331)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云南宣威地区峨眉山玄武岩风化壳中发现铌、稀土矿

      2020, 47(2):540-541. DOI: 10.12029/gc20200220

      摘要 (1613) HTML (474) PDF 918.94 K (7204)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新疆阿尔泰山别也萨麻斯一带发现新的锂、铍、铌、钽等稀有金属矿点

      2020, 47(2):542-543. DOI: 10.12029/gc20200221

      摘要 (1372) HTML (465) PDF 2.95 M (5935)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湖南隘口基性-超基性岩群发现镍钴(铌钽)矿化点

      2020, 47(2):544-545. DOI: 10.12029/gc20200222

      摘要 (1091) HTML (433) PDF 1.54 M (4434)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秦岭造山带南秦岭地区发现石英脉型黑钨矿点

      2020, 47(2):546-547. DOI: 10.12029/gc20200223

      摘要 (1259) HTML (429) PDF 3.02 M (5865)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水系沉积物测量发现新疆乌恰县吾合沙鲁中型铜矿

      2020, 47(2):548-549. DOI: 10.12029/gc20200224

      摘要 (1193) HTML (460) PDF 1.17 M (4635)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西大别地区白垩纪灵山花岗岩基外围发现萤石矿点

      2020, 47(2):550-551. DOI: 10.12029/gc20200225

      摘要 (1171) HTML (436) PDF 1.48 M (4849)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陕西镇安棋盘沟钨矿床印支期成矿:来自热液锆石U-Pb年龄证据

      2020, 47(2):552-554. DOI: 10.12029/gc20200226

      摘要 (1220) HTML (448) PDF 887.89 K (4973)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简讯与热点
    • 中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第二轮试采取得圆满成功

      2020, 47(2):555-555. DOI: 10.12029/gc20200227

      摘要 (1096) HTML (448) PDF 612.02 K (4972)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世界十大金矿床

      2020, 47(2):556-557. DOI: 10.12029/gc20200228

      摘要 (1051) HTML (437) PDF 816.38 K (5332)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2019年中国金属非金属矿产找矿重大发现与勘探重要进展

      2020, 47(2):558-558. DOI: 10.12029/gc20200229

      摘要 (1042) HTML (240) PDF 1.17 M (5084)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中国地质》编辑工作指导委员会、《中国地质》(中文)编辑委员会

      2020, 47(2):559-559. DOI: 10.12029/gc20200230

      摘要 (973) HTML (0) PDF 1.16 M (3197)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中国地质》(双月刊)栏目设置与稿约

      2020, 47(2):560-560. DOI: 10.12029/gc20200231

      摘要 (854) HTML (0) PDF 975.37 K (2859) 评论 (0) 收藏

      摘要:

主编:郝梓国

创刊:1953年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0-3657

国内统一刊号:CN 11-1167/P

国内邮发代号:2-112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按检索
检索词
亮点文章推荐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国新一轮战略找矿行动已全面启动。用什么方法、什么手段实现增储上产是面临的突出问题。本刊登载了几篇基于新技术、新方法实现找矿突破的实例,供大家参阅,助力新一轮战略找矿目标的实现。
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找矿预测——以冈底斯成矿带西段斑岩—浅成低温热液型铜多金属矿为例. 欧阳渊等,2023, 50(2):303-330.
基于重磁资料在山东齐河—禹城探获矽卡岩型富铁矿:对超深覆盖区找矿的启示. 王润生等,2023, 50(2):331-346.
自然伽马曲线重构波阻抗反演在勘探含铀有利成矿砂体中的尝试. 梁建刚等,2023, 50(2):347-358.
宽频大地电磁法寻找“界面型”隐伏金矿床:以黔西南戈塘地区深部找矿为例. 张伟等,2023, 50(2):359-375.
页岩气基础地质调查钻井技术研究进展及展望. 赵洪波等,2023, 50(2):376-394.
关闭